五月,在浅夏的芬芳里,“新桥读书人”以书为友,在读写的氛围里徜徉,平淡的教育生活里装点着诗意,焕发着活力,也呈现出缤纷来。
制定策略,助力成长。如果之前的团队是自然生长的话,从春天的号召到初夏的行走,团队则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,有了成体系的规则。在校长李正伟的带领下,团队成立了工作小组,将全体成员分成六个小组,实行组长负责制。团队根据老师们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“八个一读书规划”。从拿到书的那一刻,每月的共读已经开始。每日一读,精选片段,坚持群内拍图打卡;每周一摘录,将引发自己思考的地方,摘抄到读书笔记上,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悟,思维的碰撞随时在发生;有声朗读,用声音共话经典;班级阅读,师生共沐经典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,这份详细的规划,已成为团队持续运行的动力。
校长带头,悦读阅美。“天天工作那么忙,一个月一本书,能读完吗?”起初很多老师带有这样的疑问和担忧。李校长身先士卒,每天不管再忙都会阅读,把阅读中的经典片段持续不断地跟大家分享。看到校长那么忙,都在带头坚持读书,大家的热情被点燃了,纷纷走向了阅读挑战之路,并在挑战中收获着教育智慧,也收获着阅读的快乐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教师的自觉一旦被唤醒,便会自发地走向自我成长,自主发展的道路。
五月我们共读的是《做有故事的教育》,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亲切动人,比如给小木头人贴标签、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、小泽征尔的坚持、永远的坐票等,这些柔软的故事,可以直接拿来嵌入无痕的教育,帮助学生形成认识,改善行动,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专业上和心灵上的双向成长。
润泽笔尖,书写美好。写作一直是很多老师的短板,我们倡导先输入再输出,从阅读中汲取灵感,从生活中寻找素材,写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:教育叙事,读书感悟、诗歌创作。《做有故事的教育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不妨做一个发现者,从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中去体察人生的滋味儿,寻找教育的真谛,去实实在在的思考,对教育的认知和把握;不妨做一个书写者,从繁琐的教育生活里挖掘出一些鲜活的细节,用理性的思维和清晰的文字一一记录下来,去反思,去获得一些明亮的经验和敞亮的情怀……这也是新桥读书人在努力的方向。
交流经典,彼此点燃。“新桥读书人”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线上交流是贯穿始终的,除此之外,团队每月还会定期举办线下活动,接下来将开展第十期读写交流会。读写交流会在形式上有相同,内容每期有每期的精彩。比如“书润新桥、悦读阅美”师生共读项目启动会、“以青春之名、与你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”五四诗会、“读书这么好的事”阅读分享会等,内容上有共读书目交流、话题讨论、诗歌朗诵、好书推荐等,活动中传递温暖,老师们斗志昂扬,彼此点燃成长的热忱。
宣传平台,特色培育。团队建立了“新桥读书人”微信公众平台,开辟了“悦读阅美”“读有所悟”“为你读诗”“成长故事”“彩色的童年”等栏目,为将平台做的更好,还成立了专门的宣传工作小组,研讨宣传方案,制定周密的计划,明确每周的分工,提高宣传的质量。每一篇精雕细琢的文章背后,都是新桥读书人温暖的绽放。
成长无法用某一种量具测量,却在“新桥读书人”团队悄然地进行着。新桥读书人将继续秉承读写理念,争做幸福路上的奔跑者,桥见未来,让读写成为一种精神长相。(刘佃臣 陈昱璇)
责任编辑 王懿